我是一个上普通网课考CPA的普通人。当考完后,总结思考后,我知道我因为自己的无知,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
无知一:一上来就听课,所有课都听,所有课都想听懂。
有些课程听听就行了,就算听几遍也听不懂,有些比较难的课就算听懂了,意义也不大,因为考试的概率不大。
无知二:没过的科目,两战三战还把所有课听一遍。
两战,三战,对于之前听过的课,真的没必要再听了。可以看讲义,听听重难点,重点突破。
无知三:喜欢听课,不喜欢做题。
每天总觉得,今天我听了这么多课,用了这么多时间学习。但是不知不觉陷入了听课的陷阱。听课多不代表会了,听完课后的吸收才是正道。
无知三:做题只喜欢做小题,不喜欢做大题。
听了课,听懂了,小题可能做得比较熘,但是大题总是欠火候,不想动。大题有大题的一套思维,有它独特的考试特点。需要每做一个真题,研究一下攻克方法。
无知四:只喜欢听课,到听完所有课才知道考试的方式。
总喜欢一头扎进去学习,一块块学,等到最后才了解整个考试的全面。到最后才知道考些什么,怎么样考,这样会很被动。
真诚建议:
1.可以拿出近五年真题,认真看一看考试题型,研究一下考试结构。列个表,做一个统计。看看都是些什么样的题。真的,通过研究历年真题,知道哪里会考,怎么考,真的很重要。(我开始备考的时候,我是很拒绝去研究真题的,因为觉得自己还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看得懂。最后才知道,没学就看真题,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方法。)
2.研究了真题后,当你学到一个知识点,就知道这个知识点会怎么出题,要去如何应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学。学得也会更加扎实。漫无目的的学,学得会很浮,很容易陷入假性学习陷阱。
3.比如,一学到财管现金流量,就知道这里会出填表题。如何,快,准,填表就是这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自己的课程学得有效率,是我们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是重要的课程听一遍就行了。
重要的课程,通过做题去消化,看讲义比听课更节约时间。(当然重要的课程,听不懂的可以再听)。
不想听课,不想做题,什么也不想想的时候,可以用WORD去抄答案练习打字,相当的解压。
(钱多的人,就用钱去购买更高品质的服务;时间多的,就用自己的勤劳与时间,摸索属于自己更高效的通关之路。祝早日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