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作为一张财经行业高含金量的证书之一,每年报考ACCA考试的人数都在增加,那么对于想要报考ACCA考试的朋友来说,在备考前期要准备的内容有哪些呢?

一、资格与条件确认(首要步骤)
1. 报名条件自查(满足以下任一即可)
在校大学生:教育部认可的高校本科在校生,完成大一学年所有课程考试
已毕业人士:持有教育部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证书
其他情况:年满16周岁可先注册FIA基础财务资格,完成FBT、FMA、FFA三门后豁免ACCA F1-F3
2. 关键政策变化(2025年)
学历审核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需提交官方英文翻译件)
资格审核系统与学信网实时对接,验证效率提升
CPA持证人可享受部分科目免试政策
二、注册与报名准备(考前2-3个月启动)
1. 注册材料清单
身份证明:大陆考生用身份证原件,港澳台/海外考生用护照原件
学历证明:需官方认证的英文翻译件(2025年新规)
证件照:近期免冠照片(电子版,符合官网规格)
支付方式:国际信用卡或支付宝(推荐信用卡避免汇率波动)
2. 报名流程关键节点
注册账号:登录ACCA官网(www.accaglobal.com),填写信息并支付注册费(约89英镑)
选择考季:2025年12月考季关键日期——8月5日(报名启动)、10月27日(常规截止)、11月3日(最终截止)
预约考试:通过"Exam Planner"选择科目、考点和考试时间(约需15-20分钟)
3. 注册后确认事项
保存支付交易记录,支付成功后30分钟内解除订单锁定
每年需缴纳年费维持学员身份(注册资格永久有效)
信息有误需在考前规定时间内联系客服修改(如12月考季为11月10日前)
三、学习资料准备(核心备考资源)
1. 必备官方材料
教材:ACCA教材(官方认可,内容足够)或BPP/Kaplan原版教材
真题库:ACCA官网Past Exam Papers和Specimen Exams(近3年题目必刷)
考官文章:ACCA官网"Technical Articles",揭示考试趋势和评分标准
2. 辅助工具包
考纲解析白皮书:针对F1-F4等科目的详细解读,把握核心知识点
财务英语手册:积累Revenue、Liability等高频专业词汇
模拟系统:机考模拟系统,适应考试节奏和界面
3. 分科目策略
F1-F4(随时机考):刷完题库即可,备考周期约3周
F7(财务报告):重点攻克合并报表逻辑和ratio分析,需1个月
F8(审计):文字题占比高,需背诵审计流程模板,建议单独备考1.5个月
F5/F9(业绩管理/财务管理):计算为主,考点固定,按知识点刷题
四、基础能力准备(决定学习效率)
1. 英语能力要求
门槛:无硬性要求,但需具备基础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词汇量:掌握2000-3000个财务专业术语,如Liquidity、Provision、Hedge等
备考建议:
每日背诵20个高频词汇,结合真题语境理解
初期可中英对照学习,考前2个月必须过渡到全英文
利用官网机考模拟系统训练答题速度
2. 财务基础构建
零基础考生:建议先学习FIA前3门(FBT/FMA/FFA)打基础
提前预习:阅读《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等入门书籍,建立商业思维
时间投入:在职考生每日保证2-3小时,在校生可利用寒暑假集中学习
五、考试物品准备(2025年安检升级)
1. 核心三证(缺一不可)
准考证:官网下载电子版(8月12日起开放),需含动态刷新二维码
身份证件: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临时身份证无效)
信息核对:考点地址、座位号、科目代码必须准确
2. 考场允许携带物品清单
文具:黑色圆珠笔2支以上(禁用水性笔)、透明格尺、铅笔橡皮
计算器:仅限卡西欧FX-82ES或德州仪器TI-30XB,必须拆除外壳
其他:透明瓶装水(撕掉标签)、机械手表、无内袋外套
3. 严禁携带物品(2025年重点排查)
电子设备: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关机存放也视为违规)
学习资料:纸质笔记、便签纸、公式手环
违规文具:涂改液、多功能计算器
六、时间规划与学习计划
1. 总体时间建议
基础阶段:按考纲顺序通读教材,搭建知识框架(2-3个月)
强化阶段:主攻高频计算题,整理易混概念(1-2个月)
冲刺阶段:完成4套以上模考,重点复盘案例分析题(1个月)
2. 分科目备考周期参考
科目类型建议周期核心策略
F1-F43周/门刷题库+框架搭建
F5/F91个月/门按知识点刷题,记公式模板
F71个月理解合并逻辑,背ratio公式
F81.5个月背审计流程模板,结合材料分析
SBR2个月网课二刷,锻炼打字速度
前期准备核心检查清单
在正式开始学习前,请务必完成以下5项:
✅ 确认报名资格,准备学历证明英文翻译件
✅ 注册ACCA账号,缴纳年费并熟悉MYACCA系统
✅ 下载财务英语手册,每日坚持词汇积累
✅ 购买指定计算器,提前熟练操作
✅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
重要提醒
动态关注官网:2025年政策更新频繁,如9月考季新增电子准考证核验系统
首次报考建议:从F1-F4随时机考科目入手,建立信心后再挑战季考科目
避免盲目报多:在职考生每考季建议报1-2门,在校生可尝试2-3门
前期准备的核心是 "资格确认+资料齐全+基础补强" ,建议用1-2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为后续系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