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6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还有约10个月的时间,备考已悄然进入预习阶段。对于计划报考CPA的考生来说,提前了解报考政策并做好科学备考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梳理CPA报考政策,并提供高效备考策略,帮助考生顺利开启备考之路。
一、2026年注册会计师报考政策一览
1. 报名条件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 报名时间与入口
报名时间:预计2026年4月(具体以中注协通知为准)。
报名入口: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或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3. 考试科目与形式
专业阶段(6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2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机考(计算机作答)。
4. 考试时间与成绩管理
考试时间:预计2026年8月(专业阶段)、10月(综合阶段)。
成绩有效期:
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5年内需通过6科。
综合阶段:无年限限制,但需先通过专业阶段。
5. 证书注册
通过全科考试后,需向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方可成为执业/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二、备考CPA前的关键准备工作
1. 合理选择报考科目,明确复习方向
科目搭配建议:
1年2科(适合时间较少者):会计+税法 / 审计+经济法
1年3科(适合中等强度备考):会计+审计+税法 / 财管+战略+经济法
1年4-6科(适合全职备考或基础扎实者)
复习范围:
会计、审计、财管(难度大,需重点投入)
税法、经济法、战略(偏记忆,可适当缩短复习周期)
2. 制定详细学习计划,确保高效执行
长期规划(10个月备考建议):
2025.10-2026.3(预习阶段):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
2026.4-6(基础阶段):系统学习,掌握核心考点。
2026.7-8(强化冲刺):刷题+模拟,查漏补缺。
每日时间管理(在职考生适用):
工作日:2-3小时(早晚各1小时+午休30分钟)。
周末:4-6小时(集中攻克难点)。
3. 高效学习方法,提升应试能力
多元化学习资源:
教材+网课。
真题+模拟题(近5年真题必做)。
思维导图+错题本(强化记忆)。
定期检测与调整:
每周自测(做章节习题)。
每月模拟考(检验整体进度)。
灵活调整计划(遇到瓶颈时及时优化策略)。
三、预习阶段如何高效学习?
通读教材:先整体浏览,了解各科框架。
听基础网课:重点理解会计、审计等难点科目。
做简单习题:巩固基础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四、总结:2026年CPA备考建议
早规划:10个月备考时间充足,但需严格执行计划。
科学搭配科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3科/年。
高效利用资源:教材+网课+真题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坚持+调整:备考是持久战,保持心态稳定,灵活应对变化。
2026年注册会计师备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