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CPA备考不在状态,要不要减科目?

距离8月份的考试还剩90多天,有学员问要不要干脆减少科目?90多天,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比起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状态。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就想着减少科目,因为偶尔的状态不好很正常,都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的。

各位大部分都是在职备考,除了学习还要兼顾工作和生活,会扰乱我们学习状态的因素太多了。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要重拾进度,向前看,稳步走!

我觉得可以分为几步走:

1、不慌:有计划,才不乱

2、刷题:找感觉,补漏洞

3、回归:把讲义读薄

4、取舍:理性评估,减少科目

那么四步怎么走?我们一步步分析:

01不慌:有计划,才不乱

CPA科目多,教材厚,各位学着学着开始慌了,我都理解。你需要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不用太复杂,但做了计划和没做计划的人,一天的学习效率完全不一样!

之前学了多少章节,哪些章节熟悉,哪些章节陌生,自己心中要有数,对熟悉的章节就通过做题找到感觉,对陌生的章节就要专门花时间来解决!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最后逐一攻克!

02刷题:找感觉,补漏洞

现在让你去看讲义可能有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很难受,感觉熟悉但是又感觉啥都不懂,这时候你可以直接做以前的题目,再做一遍找到那种感觉,看看哪里还存在问题,然后你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做题的好处就是逼迫你去输出和思考,然后迅速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你重新做题,就算你以前熟悉的现在也会有点慢,这是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错题本是宝贵财富,记得经常回顾和练习。

03回归:把讲义读薄

通过前面的一些方法,你的思路逐步在清晰,但是我还是要特别强调,面对CPA这种过关率极低的考试,一定一定要不断读薄讲义!

怎么读薄?框架、口述、做题、做改错本、继续看讲义、保持复习

只做题不看讲义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考试题跟你平时做的不一样,可以说,在学习CPA的过程中,你无论是做题还是口述等动作,最后的目的都是进一步熟悉讲义。对自己非常不熟悉的章节,一定要详细的梳理几遍,然后达到能够口述的程度!

04取舍:理性评估,减少科目

如果你们每一科都浅尝辄止,都只是学在表皮,不去做改错本,不去口述,不去读薄,你寄希望于运气,基本都会挂得很惨,所以如果不想拼,可以考虑减少科目,不要搞得全军覆没。

这不是放弃,而是明智选择。明确目标后,你会更轻松也更有把握。

总之,学习的过程中,你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经历,成功的过程肯定不是一条直线,肯定是弯弯曲曲的,但是只要你肯坚持,结果都不会亏待你,祝各位2025年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