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备考方法:一套SOP系统式的备考策略

今年年初的时候,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R1在CPA专业阶段考试中——以经济法81.5分、税法75.5分、财管64分、审计63.5分的成绩通过四科,仅《会计》(55.5分)和《战略》(57分)略低于及格线。更令人震撼的是,其得分全面超越人类考生平均分。

AI之所以表现如此出色,一方面是他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跟它没得感情有关,考CPA就得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如何解决在备考路上的的这种内耗心态,同时提高备考效率呢,我认为你得需要一套SOP系统,一旦你踏上备考路,你就不再是你,你只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按流程办事,其实就是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听话照做。

一般来说,完整的备考流程如下:了解报名时间——确定考试时间——报名缴费——看大纲——买课程——找资料——刷题——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然后,掐头去尾,就只剩下最重要的三项:买课——找资料——刷题。

课程是正餐,耗时最长,重在理解;教辅资料是炊具和餐具,辅助消化;刷题才是干活,用来检验成果。

第一步:听课

CPA任何一个科目单拎出来课时都不短,只要是有点基础的,听课能听懂个七八成, 由于只是单纯的听,没有反馈,自然也没有压力,而且现在各种讲课的老师也是为了让你学得下去尽可能的讲一下提神的段子。

所以适合磨耳朵,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时间去听,尽可能的加快速度,能倍速绝不拖沓。

第二步:看资料

这东西就是打辅助的,利用琐碎时间梳理和记忆知识点的,每天早晚来一遍,就像炒菜一样,菜倒到锅里还需要铲子翻炒,吃的时候每一次还要用到筷子和勺子,一点一点吃下去。

如果说官方教材是食材,培训机构就是厨子,简单给你加工下,有点像现在的预制菜,最后还得自己用餐具吃下去,然后消化。

在所有餐具当中,我认为纸质资料更加好用,像思维导图是必备的,省的自己去总结,主打的就是高效,减少备考痛苦程度。

第三步:做题

如果说备考过程中最痛苦的是哪一项,那肯定是非做题莫属了,因为做题就是让你干活出力的,听课和看资料都是给你加油的,你过下脑子就行,做题就不行了,必须得主动思考,累还不说,主要是挫败感极强,尤其是第一轮做题时,即便是惨不忍睹也要撑下去,先苦后甜。

平时不流汗,考场上就得流血。不要自以为吃得很爽就不干活,否则就是虚胖,考场上只能满头冒汗。

第四步:重复

没有谁可以一口气吃成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活要一点一点的干,边吃边干,腹肌出线,没劲儿的时候再吃两口继续接着干(做题错了知识点忘了就得重新回顾),任何成绩的取得都得靠重复,CPA考试更得靠不断的循环重复。

总之,SOP的备考CPA核心动作就是:三步一循环,按照这个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动作少用时就少,没有感情就没有内耗,最后还得定期复盘一下,建议至少两周一次,否则时间太长掉头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