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型跨国机构一直推动着公司银行业务的变革。如今,变革源自多个方面,包括金融科技创新者、快速增长的B2B平台,以及对更便捷高效的新模式持开放态度的客户。瞬息万变的监管环境(通常随地域而异)导致全球交易银行业务(GTB)的中长期前景变得更加复杂。
现各银行的全球交易银行业务投资正集中用于打造核心能力,以实现特征鲜明且具备经济可持续性的价值主张。麦肯锡认为,以下三个关键趋势将改变全球交易银行业务的市场格局:非传统企业以新模式加入竞争(包括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技术创新以空前速度展开,客户分类转向需求导向。上述趋势正改变着GTB对待客户群的方式,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分类规则。


新竞争者重塑交易银行业务格局


非传统企业和银行一样,一直在大力投资全球交易银行业务,由此造成了金融服务企业与非金融服务企业交织一处、争相进军全球交易银行业务的局面。
2016年,全球某著名运输公司宣布与国际某领先科技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携手提供区块链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管理和追踪着过去以书面形式管理的海运集装箱相关记录,并提供实时事件报告。
另一个例子来自某国际金融公司。这家历来以投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在2018年的投资者报告中宣布,计划扩大产品范围,利用其企业关系纳入现金管理业务。
在此新环境之下,金融科技企业势必将扮演两个角色之一:银行服务产品的推动者或客户业务的直接竞争者。目前,银行面对上述挑战可能也不知如何反应。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灵活的组织结构,在银行思考如何反应时,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灵活的组织结构,在迅速地改变市场现状。
某欧美金融科技公司便是一例:该公司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提供从采购到支付、全面的B2B解决方案,客户在商业流程早期即可参与其中,利用一系列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程序,选择使用虚拟信用卡、动态折扣和供应链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某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在支付清算领域为其他银行提供代理行服务,扮演着银行合伙人的角色。各银行还可以选择采用金融科技企业带来的创新模式,并以建设性方式作出适合自身的调整,比如在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实施银团贷款或为公司银行业务平台增加动态折扣能力。


技术驱动多领域变革


技术发展在多个维度同步加快,在彻底改变着GTB的客户体验。客户对数字渠道、开放式API、*分析法的更高期望,以及区块链基础优势的应用——这一切改变了市场格局,让新参与者有机会通过新的价值主张在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
银行若不能解决这些挑战,提供新的客户体验,则将沦为单纯的资产负债提供方。

数字渠道

数字渠道让客户体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发展真正一体化的数字*财务官/财资主管工作台的目标得到实现。企业通过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终于可以兑现*,淘汰结构松散、各自独立的企业门户。
*早视势而动的各家银行已经能为工作繁忙的*财务官和财资主管们提供无缝的多层面体验,根据具体情况量身打造客户旅程,摒弃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视角。这类界面让根据客户需求打造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不同职责角色(即GTB数字渠道用户样本模型)的创建,让企业能够确认并区分每个用户群的具体需求;这些职责角色通常以组织内部的职责分配和组织本身的复杂度为依据。例如,*财务官等高管需要以全局角度了解公司账户余额和信用额度的整体情况,以便支持决策,而这类功能对于关注单笔交易入账和完成的普通员工而言并无关联。新一代数字渠道必须将这类体验纳入考虑并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面对当前挑战,一些银行推出了改善服务水平的项目提升客户体验,并为企业资金主管提供在多个渠道之间(包括安全网站、移动应用程序、与银行系统的个性化直接连接、公司银行业务分支)无缝切换的能力,从而与全球交易银行业务产生互动。除了增加新资金流外,上述模式还会将大量资金从实体渠道转向数字渠道。基于参考案例,麦肯锡预计数字渠道的资金流将增加高达五倍(图1)。


图1  技术为全球交易银行业务带来了迅速且重要的创新

资料来源:麦肯锡支付实践(惯例)

开放式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开放式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是帮助用户以简单、安全的标准方式从外部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软件接口。虽然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零售应用程序,但开放式API在交易银行环境中的潜在效益不但和应用程序同样强大,而且还会方便第三方参与者的进入。例如,如果允许通过第三方开发的可靠的应用程序进行支付,而非完全依赖银行的专有网站,则可以为过去曾由银行主导的企业支付领域带来很大的改变。新引入的第三方能够根据不同服务的综合需求,为财资主管量身定制价值主张。
开放式API还会加快当前正在发生的从主机到主机模式(比如文档转移)向支持API目录模式的转变,即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监管性及定制化的全球交易银行服务。欧美两大著名科技公司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也正想方设法用上述技术提供无缝集成。这类技术为市场提供了从多银行支付(比如通过API发起批量支付和报告,通常受PSD2等监管指令的监管)向多银行业务(比如通过API进行跟单业务和融资)转变的可能,因此要求银行在全球交易银行产品策略、开发和管理方面实现重大转型。

*分析法和人工智能(AI)

*分析法和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可进一步加强目前所提供的增值服务。该技术可以增强前台解决方案,提供流动性预测和外汇敞口管理等功能,并改善中台操作。在操作方面,AI可用于信用评分、欺诈预防和自然语言处理,实现文件处理的智能自动化。例如,亚洲某领先银行公布的认知解决方案开发项目,能将光学字符识别与人工智能结合,用于贸易融资中台。美国某领先银行正在开发基于AI、用于审核贸易交易的风险分析评分引擎;国外某领先银行公布了用于贸易文件处理的增强型智能引擎——将人工审核流程自动化,避免读取繁琐的纸质文件。该技术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它能通过不同的信息源采集数据,减少向客户提出的信息请求,从而改善客户体验。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特别适合贸易融资领域,而且在现有用例之外继续吸引着大量关注和投资;在当前的贸易融资领域,此技术主要用于跨境支付和代理行业务。分布式分类账技术能够确保特定交易的所有参与者之间实现安全可靠的已验证数据的实时共享。区块链是一个能够提高大多数贸易融资产品效率和安全性的强有力的价值主张。在过去短短的三年中,区块链已经在贸易融资领域发起了很多行业联盟。上述联盟有些已在近期启用,有些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开始助力业务,产生不小的价值。除了这些*初的贸易融资实例外,在大宗商品和物流领域也出现了其他联盟。
截至2018年初,全球批发银行前50强中有近60%参与了至少一个贸易融资方面的区块链行业倡议,这一事实凸显出区块链趋势的重要性。截至2019年中,这一比例已升至近90%,未参加至少一项倡议的银行只剩不到10家。

客户分类规则

由于上述四种趋势的存在,我们预计在不远的未来,全球交易银行业务将需要客观评估各自的服务能力,了解自己能否为拥有不同客户需求和*渠道的四类截然不同的客群服务(图2)。


图2  全球交易银行业务将需要涵盖四个不同的客户类别,对商业模式和技术具有深远意义

资料来源:麦肯锡支付实践(惯例)


从一个层面而言,企业客户可以被分为两类。交易银行需求比较简单的企业客户拥有数量有限的系统用户,审批程序简明,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组织结构通常是单一的法人实体。较复杂的企业客户则往往具备与上述特征相反的特性,而且产品范围更加广泛并拥有跨境渠道。其中每一类客户群中均有倾向通过自有系统和银行渠道开展业务的两类企业。
各类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服务提供商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开发,而且有些时候应针对上述客户分类下的某细分群组,集中进行战略投资和市场推广。例如,希望采用内部渠道的客户需要ERP与大规模的遗留系统实现直接集成,而需求相对简单的客户可以通过第三方渠道以及开放式银行API予以满足。


下一阶段发展


麦肯锡预计未来12~18个月全球交易银行业务将呈现以下趋势,进一步提高竞争门槛。

数字交易投资加快

大多数大型银行的数字转型预算将从零售领域转向公司业务,引爆新一轮的渠道/流程数字化。麦肯锡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有更多的交易银行大行进行投资,总额将高达5亿美元。

推出直通式贸易融资

预计将有*批开拓者针对信用证交易推出人工智能支持的全直通处理流程。虽然AI技术可用于传统贸易融资工作流和信息技术系统,但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区块链贸易融资有望大幅加快这一趋势。

B2B生态系统崛起

在成熟市场中,B2B数字平台(如“采购到支付”处理和动态折扣)的吸引力势必会明显加快。现有交易银行机构将需要决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以服务和金融提供商的身份参与其中,或开发自有平台。
创建卓越的交易银行中心:银行将加快对前中后台GTB能力(比如数字客户服务和中台服务)的整合,以专注于*交付的专业部门进行管理。
支付渠道继续融合:各支付系统的持续融合(如跨卡支付和账户到账户支付)将导致新解决方案(如综合电子商务途径)和商业模式的到来。
交易银行领域掀起并购交易潮:在零售支付和处理领域的一大波交易活动结束后,我们预计并购(包括来自私募股权的投资)重心将逐步转向交易银行。


展望未来变革


交易银行仍然是银行业务产品组合中重要的贡献者。作为稳健的财务执行者,交易银行的可靠性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除此之外,现金管理是建立核心公司银行业务关系*有效的战略元素,并且交易银行能通过交叉销售将业务范围扩展至更广泛的国际银行业务领域。
但是,该领域的诱人前景也引来了新的参与者。现有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都铆足劲准备提供*数字形式的交易银行服务。与此同时,数据和分析正在解锁以更智能、更迅捷和更高效方式完成工作的新机遇,并创造着优化流程、量身定制客户体验的新机会。
过去十年来,交易银行的领导团队一直专注于重新确立坚实的业务基础、提高效率、构建适应监管的组织结构和保持竞争力。未来五到十年中,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记忆逐渐淡去,如何让交易银行走入这个数字和分析时代,同样是一项绕不过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