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T《金融学基础》中的金融机构指什么?存款金融结构具体指哪些机构?现在小编带大家一起学习。

金融机构的存在价值在于将资金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不足者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当企业或居民手上拥有资金盈余时,他们可以将其存放在金融机构,如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然后金融机构可以动用这笔钱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非存款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它们无法吸收存款,然而它们可以遇过开展其他业务吸收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长期项目。

存款金融机构有哪些?

1、银行

从技术层面上看,银行是私人投资者投资开办的赢利性机构。投资者可以是当地的商人或者社区内的居民,他们可以直接购买当地银行的股票或者在大型股票交易所上买卖银行的股票。

商业银行从个人和公司客户那里吸收存款,然后再发放贷款。贷款产生的利息成为银行的收入来源,用来弥补银行的营业费用,并给股东带来利益。从传统意义上讲,银行可以提供支票账户,储蓄账户以及其他各种短期储蓄账户。

CGFT

2、新型超级银行

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银行业也开始进行服务号和产品的差异化研究,试图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分开来。

由于业务的性质,银行通常只为企业和富有的个人提供服务。大型的跨州银行通常是面向商界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有批评家说银行界的购并将会导致贷款决策通常是由那些毫不知情的银行家做出的,这些人中规中矩,只是按照规定和程序做,根本不了解借款人的实际情况。

3、储蓄贷款机构

储蓄贷款协会的发展宗旨与银行有很大不同。它们也提供储蓄账户服务,但是不提供支票账户服务,而且它们发放的贷款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房地产融资。储蓄机构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股份公司或者是互助型组织,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存人资金,存款者也拥有了储蓄机构的股份。

不管所有权是哪种形式,储蓄贷款协会都要选出董事会。多年以来,储蓄贷款协会能够从事的投资范围一直被严格控制,而且必须要参与联邦储蓄与贷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储蓄账户支付的利率直接取决于抵押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而且储蓄余额通常要比银行更加稳定。

4、信用合作社

与银行不同,银行是赢利性组织,而信用合作社的所有者是存款人,而且是非营利性机构。信用合作社由其自身选出的董事会负责管理。很多信用合作社都是由大机构的员工发起设立的。例如,华盛顿州立员工信用合作社,或者是波音公司员工信用合作社。*开始时,信用合作社只吸收小额存款,并发放期限很短的小额贷款。

关于存款金融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如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