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融跃教育
2020-08-28 08:23:45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19年证券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338730人,较2018年下降1.63%;但成熟人才占比、学历结构、专业水平、国际化人才储备等方面均有所优化;自营投资、机构销售、财富管理、信息技术等人才需求增加。其中金融与科技进一步融合,信息技术人员数量迎来三连增。
该报告指出,“基础性从业人员减少,而‘含金量’髙的岗位在继续稳定增加,说明证券公司前些年普遍使用的‘人海战术’告一段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对证券行业的渗透和冲击,证券行业的转型倒逼着从业人员队伍结构的优化。说起高盛,可能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全球*的投资银行,里面工作的都是西装笔挺的金融白领。但事实上,现在的高盛是一家披着金融外衣的科技公司。高盛*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曾这样表示:“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是一个平台。” 从以下几个数据可以看出高盛在科技领域的转型之路:聘用了约9000名工程师,约占其全部员工的25%(全部员工约3万6千人);在15至20年前,高盛有500人在股市做市,现在仅有三人;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从2008年的85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739亿美元,增长了52.4%;除了大量收购金融科技类公司,高盛还计划于上线机器人投顾,以帮助不同资产规模的客户更好地做投资,甚至包括资产仅5千美金的客户。高盛并不是一家涉足金融和科技两大产业的公司。事实上,金融业务与科技业务的融合以及相互间重塑,正以一股势不可挡的风潮席卷全球。在国内,扮演类似高盛这种投行角色的机构正是券商,对于他们来说,“金融+科技”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在此背景下,资管机构相继逐鹿金融科技领域,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证券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205.01亿元,同比增长1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03个百分点。其中,有3家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金额超过10亿元,另有11家券商2019年的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均超过5亿元;券商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5.01%。在强竞争的背景下,如何“突围”也成为券商在探索金融科技方面的思考题,各家券商“打法”也各不相同。但强调金融科技赋能、做强金融科技、优化财富管理业务等,已成为证券公司尤其是头部券商的普遍共识。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对证券公司商业模式的变革也产生了*为重要的影响,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已成为证券行业共识之一。不仅各大综合类证券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部分中小规模证券公司也在寻找突破点,希望通过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突出特色优势,以求利用金融科技弯道超车。作为一家互联网基因深入业务骨髓的企业,湘财证券历来重视将前沿科技与证券业务有机结合。早在2012年,湘财证券创新以战略资本链的方式进行深度闭环合作,*选择金融科技合作伙伴,集结其优势资源,专注打造构建金融科技服务体系。2018年12月23日,湘财证券正式发布服务于私募机构客户的“金刚钻”和服务于互联网零售客户的“百宝湘”两大金融科技服务品牌。 消息来源于高金CGFT公众号
声明:本文章为学习相关信息展示文章,非课程及服务内容文章,产品及服务详情可咨询网站客服微信。
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