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考试教材上的reading22是讲的是什么知识呢?上次告诉各位从reading21开始是财报的知识,那reading22也就是财报的知识,今天跟着老师一起看看这一章节主要讲什么呢?

一共划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呢?DI一,经济活动的分类,第二,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复式记账法以及会计等式,第四,权责发生制,第五,会计体系中的信息流。接下来我们就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五个部分的知识点。

1、为什么要把经济活动分为三类?

因为这是一家企业主要的活动内容,也是我们报表的使用者为关心的,并且直接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编制。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经济活动的分类取决于一个企业的性质,同样的经济活动,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有可能属于不同类型。比如金融企业吸收的存款就属于经营性活动,而非融资性活动,因为这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element)

就是我们说的五大会计要素,因为在reading21中已经介绍过了,所以这一个reading不用细说。重点需要知道的是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这个会在复式记账法中详细介绍。其次,几大要素的细分内容是通过账户(account)来记录的,国内又叫科目。“contra account”,抵消账户,我们后面会学到的坏账准备,折旧,退货等等就属于抵消账户,用于减少一个账户中的金额。

3、会计等式

从基础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到资产=负债+实收资本+期初留存收益+收入-支出-分红,把所有会计报表的要素都包含进去。为了保持几大要素的这个等式关系,那么,每一笔经济活动的记录都要同时影响这个等式中的两个项目,才能使这个等式保持平衡。归纳成一句话:资产发生变化,对应的要么是负债发生变化,要么是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要么是增加实收资本,要么是留存收益变化,而留存收益的变化又来自于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没有分红的情况下),那么收入和支出的这些变化会记录到income statement里面去。考试题大多数都要求牢牢掌握这个等式关系。会计等式的理解,除了可能出成考题之外,还有助于理解后面几个reading的内容,或者说,之后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这个等式基础上稍加延展,比如说不同的存货方法(LIFO,FIFO)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销货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利润表的影响,不同折旧方法(长期资产)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于费用的影响,这些无不是在考察这个等式关系。

4、权责发生制,也是财报部分的重点

主要讲的是在业务发生和现金收付之间有时间差的时候,收入(earned)和支出(incurred)的确认是基于业务的实际发生时间,而不是现金收付时间。对于权责发生制的一般情况,只需要记住,对于收入来说,收了钱没发货,资产(cash)和负债(unearned revenue)同时同金额增加,不确认收入;发了货没收钱,资产(receivable)增加,确认收入;对于支出(expense)来说,付了钱没消费,资产不变(prepaid expense增加,cash减少,相互抵消),不确认支出,消费了没付钱,负债(payable)增加,支出增加。

5、会计中的信息流

这一章主要讲财务报表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

所以在学习CFA考试教材中的reading22,你也知道了学习的几部分,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忘了,这是CFA一级财报的知识,正在备考一级的考生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