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新基建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为什么和CFA扯上关系呢?如果你是一名CFA备考者的话,你就知道这是CFA考试中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为何呢?

我们还是先看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然后在说说原因!

2020年2月14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要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3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会议上指出:加强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运用。

何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呢?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何区别?传统基础设施(下文称老基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这一领域,经过08年之后的4万亿财政政策的发展,已相对完善。

而新型基础设施(下文称新基建)则主要包括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为什么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GDP增长率近两年在不断下滑,现在又有疫情冲击,社会总体需求不足,此时此刻提出新基建是很好的,新基建短期可拉动大量需求,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所以你知道了

据统计,全国多个省份累计投入新基建的投资总额将超过40万亿,看起来很大,但是很多项目都是长期的,要分摊到3-5年的,真正分摊到2020年,新基建项目的投资金额其实也没多少,据光大证券估计只有8000-10000亿左右。

而且从本质上来说,新基建和老基建的区别其实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如果硬要说区别,只能说分布的产业不同而已,其实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是在新基建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融资,如何投资,如果有民间资本进入应如何退出。

建议一:对于老基建而言,当前民间投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如何拓宽新基建的融资渠道,规范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降低相应门槛,让民营企业切实参与新基建投资,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议二:不管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其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对商业化价值低而且民间资本进入意愿低的新基建项目,政府应发挥积*主导作用。

建议三:对于新基建,要吸取08年基建投资的教训,不能一拥而上、大水漫灌,要循序渐进,分批次有节奏的进行。

所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几级的财政政策,也是CFA经济学的考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