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备考任何考试,大家都要留够充足的时间来复习,之前也有朋友问说备考CMA考试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啊,其实对于不同的朋友来说,需要备考的时间也不一样,下面小编就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和大家详细说一说。

一、官方标准:450小时有效学习
IMA官方统计全球考生平均需投入 450小时 有效学习时长,单科建议 200-300小时。这相当于:
每天学习3小时,需持续约5个月完成两科
每天学习2小时,需持续约7-8个月完成两科
关键限制:从缴纳准入费起,3年内必须通过两科,否则已通过科目成绩作废。
二、不同背景考生的备考周期
考生类型总周期每日学习单科周期核心策略
零基础/跨专业10-12个月2-3小时5-6个月需额外1-2个月打基础,优先报考P1
财会专业背景8-10个月1.5-2小时4-5个月可尝试双科联报,利用专业优势
在职考生10-12个月2-3小时5-6个月碎片化学习,建议拆科报考
学生/全职备考6-8个月4-6小时3-4个月双科联报,加速通关
有财务经验者3-5个月1.5-2小时2-3个月强化P2战略分析能力
重要提醒:周期超过12个月易产生倦怠,建议以 3周为一个模块 设定小目标(如"第1周拿下财务报表分析")维持动力。
三、分阶段时间分配(以8-10个月为例)
第一轮:基础阶段(12-16周/180小时)
目标:系统学习100%考点,建立知识框架
执行:按P1→P2顺序,逐章精读官方教材,配合网课理解难点
重点:P1成本管理(30%权重)、P2财务决策(25%权重)必须吃透
工具:制作思维导图,梳理预算编制、内控流程等逻辑链
第二轮:强化阶段(6-8周/120小时)
目标:题量堆到2,000道,建立错题本
执行:主攻高频考点(占70%以上分数),每周完成1套模拟题
速度训练:选择题1.5分钟/题,情境题25分钟/道
突破:P1计算题(标准成本差异、ABC)手算3遍;P2公式(NPV/IRR)每天默写
第三轮:冲刺阶段(4-6周/90小时)
目标:熟悉4小时节奏,提升速度,适应机考
执行:每周1套官方Mock,严格限时4小时全真模拟
重点:情境题答题模板——"定性描述→公式计算→绩效指标分析"
背诵:IMA职业道德声明案例库、高频定性考点
第四轮:考前急救(2周/30小时)
目标:锁定70%必拿分
执行:重做近3年Mock错题,背诵核心公式
避坑:考前2周调整生物钟,确保上午考试时段大脑清醒
四、2025年备考新趋势:时间可缩短
2025年CMA考试新增2月22日考季,全年共四次考试机会(2月/4月/7月/11月),这意味着:
双科联报策略:从2024年10月启动,2025年2月考季通过双科,总周期可压缩至 5个月
分科速通方案:先攻2024年11月P1,再备战2025年2月P2,总周期仅 7个月
在职考生福音:可更灵活避开工作繁忙期,选择淡季备考
五、影响备考周期的关键因素
是否报班:机构学员平均周期6-12个月,自学可能延长至12-18个月
英语能力:英文考试需额外增加50-100小时金融英语学习时间
工作经验:有财务经验者P2可缩短1-2个月备考时间
执行力:在职考生若不能保证每周至少10小时有效学习,周期将大幅延长
六、一句话总结
CMA备考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清晰边界:最快6个月(全职+有经验),最慢3年(考试有效期上限)。对于绝大多数在职考生, "8-10个月,每天2-3小时,分科报考" 是最稳健的选择。关键是报名后7天内务必预约考位,并坚持执行基础→强化→冲刺三轮规划
找组织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领取CMA学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