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

1.科目与题型:

科目:两门,《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P1)和《战略财务管理》(P2),每科满分500分,360分合格。

题型:100道选择题(75%分值,375分)+2道情境题(25%分值,125分)

考试时长:4小时/科。

时间节点:中文考试每年4月、7月、11月,考生需在3年内通过两科。

2.备考建议:

P1:侧重内部财务管理,如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绩效管理,需理解财务报表与战略目标的关联。

P2:聚焦战略决策,如投资分析、风险管理、财务决策,公式记忆与计算能力要求高。

二、备考策略

1.基础学习(前3个月)

1.1知识框架搭建:

将两科内容拆解为模块,用思维导图串联核心概念。

1.2每日学习计划:

每天2-3小时,按章节顺序学习教材,结合视频课程理解复杂概念(如差异分析、NPV/IRR计算)。

1.3章节练习:

每章结束后做习题,正确率低于70%需返工,重点标注易错点(如吸收成本法 vs 变动成本法)。

1.4碎片时间利用

通勤时记忆IMA职业道德标准条款,或用“费曼学习法”复述知识点

2.强化突破(中间2个月)

2.1高频考点攻坚

重点突破分值高、考频高的章节(如P1的“成本管理”、P2的“投资决策”)。

2.2错题本管理

归类错误原因(计算失误/概念模煳),对高频错题进行专题训练。

2.3刷题与速度提升

选择题:每天50-100题,限时1.5分钟/题,使用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

情境题:每周2-3题,练习“定义→公式→计算→结论”答题模板,背诵标准答案框架。

3.冲刺模拟(最后1个月)

3.1全真模考

每周2套模拟卷,严格按考试时间(4小时)执行,训练时间分配(选择题3小时内,简答题1小时)。

3.2错题复盘

重点复习考纲“A级”考点(如预算方法、风险管理),标记难题回头解决。

3.3心理与生理调节

通过冥想或运动缓解焦虑,避免熬夜,调整生物钟保证睡眠。

考前1周停止刷新题,专注错题本和公式汇总。

CMA备考通过分阶段学习、错题本管理、全真模考及资源整合,可显着提升通过率,坚持执行计划,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