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通过CFA考试,那就要在备考不同等级考试的时候有对应的备考技巧,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对应不同等级考试的备考技巧,下面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FA一级考试:基础广度战
考试特点
侧重:金融基础知识广度,涵盖10个科目,道德与财报占比高达45%
难度:相对较低,但知识点繁杂,记忆量大
时间:官方建议备考300小时以上,在职人员需3-4个月
核心备考策略
1. 三阶段时间规划(以90天为例)
基础阶段(第1-30天):建立完整知识框架,每天2小时有效学习。采用"听两遍"法:简单内容2倍速过,重难点反复听2-3遍
强化阶段(第31-60天):聚焦道德、财务报表分析、权益投资三大高分值科目。每章课后题正确率需达70%,不足则隔日重做错题
冲刺阶段(第61-90天):至少完成2次全真模考,严格计时,重点分析错题背后的知识点漏洞
2. 科目轻重分明
第一梯队(优先突破):道德伦理(15-20%)、财务报表分析(13-17%)、权益投资(10-12%)
第二梯队:定量方法、经济学、公司金融
第三梯队:固定收益、衍生品、另类投资、组合管理
3. 速通技巧
道德科目采用"化整为零"法,每天抽出15分钟复习案例
计算题是拿分点,公式必须熟练到秒杀程度
利用碎片时间刷题,一级考题相对直接,题海战术有效
CFA二级考试:深度理解战
考试特点
侧重:投资工具分析与应用、资产评估,要求解决实际案例
难度:通过率仅40%左右,远低于一级,是"分水岭"
核心:深度重于广度,估值模型逻辑必须完全吃透
核心备考策略
1. 备考顺序建议数量 → 经济 → 财务报告 → 公司金融 → 权益 → 固定收益 → 组合管理 → 另类 → 衍生品 → 道德
2. 抓大放小,计算为王
核心章节:财务报表分析、权益投资、固定收益(占比超60%)
拿分关键:计算题知识点明确,公式固定,必须保证90%+正确率
避免纠缠:非重点章节掌握基础概念即可,不要深究
3. 深度学习方法
模型拆解:对每个估值模型(如DCF、FCFF、Residual Income)必须理解其经济含义、假设条件和应用场景
建立连接:二级内容环环相扣,学完每科要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避免孤岛式记忆
案例练习:原版书课后题至少刷两遍,第二遍重点看错题和解题思路
4. 时间管理
在职备考建议6个月,工作日2-3小时,周末6-8小时
考前一个月进入模考阶段,严格控制每道案例题12分钟内完成
CFA三级考试:综合应用战
考试特点
最大难点:引入主观题(Essay题),要求英文清晰阐述观点,对写作和逻辑要求*
时间压力:上下半场各2小时12分钟,需完成11道选择题+11道主观题,很多人做不完
专业方向:分为组合管理、财富管理、私募市场三个方向,建议无特殊需求者选组合管理(体系最成熟)
核心备考策略
1. 三阶段备考时间线
阶段时间核心任务每日时长
精讲阶段考前2-5个月原版书精讲+课后题+梳理笔记工作日2-4h,周末6-10h
刷题阶段考前1-2个月二刷课后题+经典题+模拟题,总结答题模板增加1-2小时
冲刺阶段考前1-2周查漏补缺+全真模考+回顾错题本保持强度
2. 写作专项训练(最关键)
提前3个月开始:找历年真题Essay题,先自己列要点,再对照答案补逻辑
答题技巧:使用简短短语+项目符号,节省时间且清晰明了。答案只根据内容评分,不考语言华丽程度
框架总结:准备常用写作模板,如"结论→依据1→依据2→风险提示"结构
时间管理:主观题每题控制在15-20分钟,选择题10-12分钟
3. 知识网络构建
思维导图法:将各科知识点整理成脑图,用关联线连接交叉内容(如组合管理与权益、固定收益的联动)
零散科目处理:对Equity、Alternative等知识点散的科目,整理详尽笔记或脑图,勤复习
道德科目:每天15分钟分散复习,理解准则原理,强化文字分析能力
4. 在职备考示例
总时长:588小时有效学习(约4-5个月)
工作日:19:15-22:00,有效学习2-2.5小时
周末:9:20-20:45,有效时长7-9小时(中后期增至10小时+)
周均时长:25小时以上
通用备考建议
资料选择:原版书+课后题是核心,网课帮助理解难点,辅助资料(框架图、公式密钥)提高效率
错题管理:必须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如"计算错误""概念混淆""时间不够"),考前重点回顾
心态调整:二级和三级难度陡增,保持积极心态,合理安排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双证规划:若计划CFA+FRM双证,可用FRM备考填补CFA考后空档期,形成知识互补
通过率警示:一级通过率约40-50%,二级约40%,三级约45-50%。二级是最大"拦路虎",三级则考验综合应用能力,务必根据等级特点调整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