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证书是一张国外的金融证书,很多朋友在考CFA证书之前可能会想,这样的一张国外证书在国内有用吗?这张证书在国内属于什么水平呢?如果你也是有这样疑问的朋友,那么下面小编整理的这些内容一定要好好看看了。
一、政府层面:20 多个城市给“真金白银”
北京:CFA 列在《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首位,可办“调京手续”,等同落户,子女高考按京籍待遇。
上海:列入“境外紧缺金融人才清单”,可走科创职业清单落户通道,各区还有 1–3 万元补贴。
深圳:2017 年后取证+金融系统全职 2 年即奖 1 万元/证,最多 5 万元;双证(FRM+CFA)可一次拿 2 万元。
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项目,CFA 被明文写入,最高 30 万元安家奖励。
福州、厦门、泉州、杭州、成都、天津、青岛等二梯队城市,普遍给 1–5 万元一次性补贴,或 3 年期租房/个税返还;天津、重庆、山东等地甚至把 CFA 视同“副高级经济师”,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二、市场层面:头部机构招聘“优先/必须”
公募/私募基金:易方达、华夏、高毅、景林等头部 70% 以上投研岗标注“CFA 优先”。
券商研究所:申万、国君、海通等研究所基本把 CFA 当成“标准配置”。
投行:中金、中信、华泰、高盛高华等 IPO、并购、承销岗普遍写“CFA 优先”,尤其是估值、财务建模方向。
银行/资管/保险:国有大行理财子、股份行资管、保险资管做 FOF、MOM、行业研究时,CFA 被当作“硬门槛”之一。
三、数量与分布:全国 1.2 万人,北上深占 70%
截至 2024 年 7 月,中国大陆持证人约 1.2 万;上海≈3 500、北京≈2 800、深圳≈1 800、广州≈400,四地合计占全国 70%。对比国内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这个密度决定了“稀缺性”仍在。
四、与主流证书横向对比
CPA:偏财务审计,持证人数远大于 CFA,合伙人级别才能破百万。
FRM:偏风控,市场容量小,就业面比 CFA 窄,常与 CFA 叠加“双证”提升竞争力。
ACCA:偏财务会计,外企认可度高,但在纯投资、资管圈影响力不及 CFA。
结论:在“投资-研究-资管”这条线上,CFA 依旧是天花板级别证书;在财务审计线,CPA 更硬核;在风控线,FRM 更对口。三者可以互补,而非互斥。
五、高校与学术认可
全球 700 多所高校加入 CFA 大学联盟(UAP),国内 44 所,包括清北复交、人大、中财等,把 CFA 知识体系直接嵌入硕士课程。
保研/留学/考研面试时,通过二级或三级能明显加分,部分海外高校对通过三级者免修若干门硕士课程。
六、适用岗位清单(认可度星级)
资产管理/基金: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组合经理 ★★★★★
证券投资与研究:行业研究员、策略分析师 ★★★★★
投资银行:IPO、并购、债券承销 ★★★★☆
风险管理/合规:风控经理、信用分析师 ★★★★
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投资顾问、组合顾问 ★★★☆
金融科技:量化研究、金融数据建模 ★★★(叠加编程能力更吃香)
七、哪些人建议考/不建议考
适合:
目标岗位在“投资-研究-资管-投行”链条;
想进北上深及新一线城市的金融机构;
学校背景尚可但想再拉满简历亮点;
已有 CPA/FRM,想补齐投资板块知识。
不适合:
纯财务审计、税务、会计路线(优先 CPA);
完全脱离金融圈,或已在体制内做行政岗;
无法投入 900+ 小时系统学习,只为“镀金”。
八、一句话总结
在国内金融圈,CFA 不是“*钥匙”,却是“投资-研究-资管”方向最硬的“*”;能否把它换成高薪,取决于你能否进入核心城市、核心机构、核心岗位,并持续积累实战经验。只要这三点到位,CFA 就能从“加分项”变成“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