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确实常有人拿CFA与CPA对比,谈论它们的难度、含金量、考试费用、备考时长、就业等话题。尤其是对于考证党来说,在二者之间如何做抉择,常常表示迷茫。那么,CFA与CPA在这些方面,究竟有多大区别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从各个维度来分析,CFA与CPA的对比,以便大家在选择考证时做出抉择。
一、CFA和CPA考试内容:
CFA 分三级,一级考金融市场、估值基础等基础知识;二级聚焦资产定价,像股票、债券估值模型;三级侧重投资组合管理,依客户需求定策略 。内容环环相扣,重 “理解 - 活用 - 实战”,二级财报分析虽结合会计,但不深究细节,更讲 “分析逻辑”。
CPA 分专业(会计、审计、税法等 6 科 )和综合阶段。会计要吃透复杂准则,分录错则题全错;审计需懂准则与实务逻辑,“风险评估”“控制测试” 细节繁杂;税法、经济法靠记忆,条款细碎,错数字就丢分,走 “深度 + 细节” 路线。
二、CFA和CPA考试周期:
CFA 考试周期相对固定:一级每年 2、5、8、11 月可考,二、三级每年 2 次(5、8 或 11 月 )。最快 2 年考完( 一、二、三级连过 ),但多数人因备考时长(一级 300 小时、二级 400 小时、三级 500 小时 ),会用 2 - 3 年,是 “攻坚战” 节奏。
CPA 周期更 “磨人”:专业阶段 6 科要 5 年内考完,每年仅 8 月底考 1 次,多数人分 2 - 3 年报( 每年 2 - 3 科 ),平均 3 - 4 年通过;之后还得考综合阶段,整体常需 4 - 5 年,挂科则周期更长,堪称 “持久战”。
三、CFA和CPA考试通过率:
CFA 通过率呈 “阶梯式”:一级 40% - 50%( 基础级,门槛低 ),二级 30% - 40%( 涉大量估值模型,分析难,通过率最低 ),三级 40% - 50%( 重投资组合,对逻辑、英文写作要求高,经前两级积累,通过率回升 )。
CPA 是 “低空飞行”: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常年 10% - 20%( 会计、审计约 15%,税法、战略稍高 ),6 科全过者极少;综合阶段通过率约 70% - 80%,但得先过专业阶段。低通过率源于内容难,也因考生常多科同备,精力分散。
四、CFA和CPA考试报考门槛:
CFA 报考门槛低:本科在读( 毕业前 11 个月 )就能考,无专业限制,只要能看懂英文题目( 全英文考试 )。但 “宽进” 导致考生基础差异大,金融知识弱的人会觉得难。
CPA 门槛稍高:需本科毕业( 或专科毕业满 5 年等 ),不限专业,可财会零基础考生学起来吃力,非财专考生可能连 “借”“贷” 都搞不清。
五、CFA和CPA考试适用场景:“职业适配度” 影响难度感受
想进投行、基金、私募,CFA 内容贴合工作,备考易觉 “有用又易懂”;让他们考 CPA 审计,会嫌 “抽象枯燥” 。
想进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岗,CPA 会计、税法与工作强相关,学起来有代入感;让其啃 CFA 衍生品定价模型,会吐槽 “太理论,用不上” 。
总之,CFA 和 CPA 难度难绝对说谁更难,得结合你的职业规划、备考时间、知识基础选。想快速拿证、进金融投研岗,CFA 可优先;想深耕财会审计、进事务所或企业财务,CPA 更值得拼!在金融领域,很多发展的好的精英人士都是两个证书都有具备,也许你也可以尝试。既然你已经如此努力想考证了,何不再努力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