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值得考吗?看完这篇再决定

CFA带来的 3 个实际收获:

✅ 1. 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本科管理学、硕博经济学,但金融知识碎片化。考完CFA 对金融投资分析搭建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 2. 开启副业:兼职讲师实现“考证回血”。CFA 通过三级后,在培训机构兼职讲 CFA, 收入覆盖考试成本,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 3. 人脉与专业认可度提升。 CFA协会资源:参与行业峰会、专业讲座等;职场加分:对接投资人时,CFA头衔带来专业信任感,尤其遇到持证同行时话题倍增。

CFA 让我面对的 3 方面付出:

1. 金钱成本。CFA报名费很高,一些培训机构的课程也很贵,如果不是一次性过,重考又是一笔支出。

2. 时间成本。官方给出CFA每个级别的复习时间至少需要300小时,备考CFA的日子,没有周末和假期,出差时在酒店里、飞机上也在复习。

3.情绪成本。复习时对结果的担忧,但也有找回高中学习时的充实感;没通过时对自己的怀疑,但也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CFA对我求职的帮助:

考CFA更多是出于个人兴趣,并没有指望通过CFA找到分析师、基金经理等工作。如果真的去找,未必能找到,因为要考虑专业、工作经历以及年龄等一系列问题。CFA在求职路上起到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一些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中最后会有一点“具有CFA证书者优先考虑”,但这个“优先”的前提是要满足学校、专业、工作经验等,同等条件下,CFA证书有相对优势。

我的 CFA 报考建议:

CFA主要是培养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人才,如果目标是其他金融岗位,可能CPA、FRM以及律师从业资格等其他证书更有用。CFA 主要适合以下三类人群:

1.针对想从事金融投资工作的在校生,如果经济和时间允许,可以作为加分项;

2.在职的金融从业者,如果所在公司有鼓励政策(升职加薪、报销考试费等)可以考虑;

3.非金融从业者想换赛道,先看看目标工作的任职资格要求,如果只满足“具有CFA证书者优先考虑”这一点,那么要慎重。但如果对某个行业非常有研究,叠加CFA,可能会帮助你找到针对这个行业投资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先有“1”,CFA证书这个“0”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