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备考CPA期间最浪费时间的行为
发表时间:2025-07-14
今天,我们来聊聊CPAer的备考日常,一些看似“努力”的行为,却可能让你在无形中浪费时间,拖慢进度。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CPA备考期间最浪费时间的行为。
01.盲目刷题,不总结错题
很多考生认为“刷的题越多,通过率越高”,于是疯狂做题,却很少回顾错题。结果就是:同样的错误反复犯,时间花了,分数却没提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道理,当年中高考我们都爱用题海战术,是因为这些考试都是求高分,是一种精益求精。而现在CPA只要求60分及格,这并不代表它简单,反而恰恰意味着它是更加困难的,也更加考察的是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而有些同学的刷题完全没有提高自身理解。
同样是刷题,我们究竟和大神差在哪里
所以说,刷题一定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要觉得刷题能解决一切问题,理解才是重中之重。不要怕麻烦,错题整理一定要做起来。
02.抄书抄教材
有一句老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抄书会对大家的理解产生正面影响吗
其实答案是恰恰相反的,抄书几乎等同于浪费时间。前面也说过了,在CPA中最重要的还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在抄书过程中,你会觉得“好像不容易犯困了,精神也集中了”,这是说明抄书适合我吗?其实并不是。
这其实正说明了你在抄书过程中没有去思考,我们复习时看书会容易困,就是因为我们大脑持续理解知识点感到疲劳,而大部分人抄书过程中,只是重复一种机械动作,脑子并没有跟着自己的手,因此抄书只是无用功。
想要破解“课上听懂,课下不懂”的难题,还是应该把知识点结合真题去理解
03.不做题或对着答案做题
有的同学只喜欢听课不喜欢做题,但是课程能听懂,不代表你就会做题了。不去练习,检验不出真正的学习效果,如果一直不做题,上手十个错八个也是有可能的。还有的同学喜欢看着答案做题,自己做个大概,一看答案,心满意足,主打一个欺骗自己,然后考试的时候发现,这个题我好像模煳的有点印象,但是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做。脚踏实地才是最有效的备考方法!认真听课,认真练习,重复学习,查漏补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想走捷径。还有个别平台上的帖子,XX天过三科,XX星期过四科之类的,看个乐子就得了,因为你不知道别人背地里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味地模仿只能以失败告终。
04.学习无规划,浪费时间
这些人每天都被3个词所困扰,“学不会”、“听不懂”、“做不来”,但是他们总是选择自己默默付出,碰到像会计的长投、金融工具、合并财务报表等疑难章节,选择自己解决死磕到底,不向任何人寻求帮助!
而且备考的宝子们大多是在职状态,本身工作一天了到家确实会有一定的疲倦,如果学习上没有规划,状态好就往前学状态不好就完全停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临近考试发现基础班都还没学完,又开始焦虑该放弃还是继续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非常不可取!
建议:没计划没队友,一个人闷头学效率不会高,找一群和你一样基础的小伙伴一起备考,相互交流吸取好的备考经验,才能事半功倍。
相关精选解答 更多>
-
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科目的重点章节及考试分值占比
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科目的重点章节及考试分值占比,根据近年考试规律和教材结构划分
2025-07-14 10:39:58110人已阅读 -
CPA《税法》科目的重点章节及考试分值占比
增值税:分值占比:20%-25%,重点:征税范围(视同销售、混合销售)、税率与征收率、进项税额抵扣(不得抵扣情形)、留抵退税、税收优惠(即征即退/跨境免税)。
2025-07-14 10:28:49108人已阅读 -
当你觉得CPA考试是煎熬的时候,他们却在治愈自己
清晨六点的图书馆门前,总能看到两类人:一类是满脸倦容、眼神焦虑的备考者,他们机械地翻动着教材,仿佛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苦役;另一类则是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学习者,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着每一个新发现的瞬间。同样的考证之路,为何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当我们视考证为煎熬时,他们却在其中找到了治愈的力量。
2025-07-14 09:48:4165人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