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这是数字经济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中,“数字经济”更是单列一章,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这是《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央的重要文件中是*次。

无数事实表明,数据,已经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其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数字化经济时代,新技术与新模式层出不穷,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区别只在于影响的时间和程度。

面对时代浪潮不可逆的挑战,企业该如何应对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未来发展去做深刻思考成为广大企业家必须直面的问题!

3月26日至27日,在CGFT项目管理办公室支持下,“中国企业家求索大学堂春季讲堂”成功举办!企业家先后参访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与旭辉集团总部,并聆听了重磅嘉宾对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的重点任务和中美关系走向的深刻分析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分析。

两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近40多位上市公司董事长、民营企业家汇聚一堂,认真学习,求索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参访万向区块链


26日,在万向区块链,各位企业家深入了解了区块链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发展前景等。同时,现场听取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博士的重要分享!


除了数字货币,区块链还能做什么?肖风博士以公司当前的实际应用为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与存货质押融资方面的两个应用场景。


以汽车供应链为例,汽车通常有几万、十几万个零部件,产业链特别长,因此涉及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诸多层级的供应商。相对来说,一级供应商及许多二级供应商都比较容易获得金融服务,但三、四级中小企业供应商能够获得的金融服务*其有限。另外,汽车供应链的账期特别长,供应商通常发货后3个月才能开票,再等6个月才能承兑汇票,所以整个账期至少要历时9个月。一旦中间遇到其他问题,账期就会被拉长。


我们如何运用区块链解决汽车供应链中的问题呢?我们发现中小企业供应商难以获得低成本融资是因为缺乏金融机构的信任。但他们服务的核心企业在金融机构里拥有良好的信用等级,何不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拆分给下级供应商,用核心企业的信用间接给中小企业背书?我们打造了万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将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各级供应商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交易信息上链,包括订单、发票、合同等信息,形成应收账款的信息闭环。


比如,我们帮助江西银行和正邦集团及其供应商将完整的经营数据和应收账款数据进行交叉验真,以此锁定供应商的未来现金流,从而形成动态数字化资产凭证(万向区块链将其命名为COU凭证),一级供应商收到了100万的COU之后,可以选择到期兑付,也可以选择拆分给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也可以将其拆分给三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缺少资金时可以用COU向平台上的金融机构融资,这样就有效降低了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存货质押融资常常受到重复质押等问题的困扰。如何用区块链能解决这一难题呢?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的方式,帮助金融机构管理监控特定商品等资产。


比如,我们用区块链+物联网帮助新疆的一个牧场获取金融服务。一头牛的成本通常为2万元,1000头牛的成本则高达2千万,已经触达大部分牧民可以承受的*限,因此难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往牧民只能用牛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但牛群难以管理、缺少*身份标识、不易查证,存在不同牧场用同一群牛伪造抵押物的风险。另外,牧民私下临时出售几只牛,或是有牛意外病死,都会导致抵押物折损,影响银行的经济利益。因此银行很少愿意接收这样的抵押物,导致牧民难以获取贷款。


我们是如何破解这个问题的呢?那就是运用多种物联网技术采集牛的生命体征信息,为每头牛生成*的标识身份的项圈,再用物联网设备采集牛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链,共享给所有利益相关方,这个过程相当于将牛群这一实物资产转换为数字生物资产,从而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到生物资产的健康状态。


其实,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有很多,数字化城市、艺术品收藏等等,这都有赖于我们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