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新基建”政策频出并首ci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金融科技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必然导致行业对高ji技术及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而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靠什么赢得业界青睐?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金融领域的加速渗透,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各类创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在“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认证项目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发表《5G背景下的金融科技的特征和发展路径》的主旨演讲。
黄奇帆指出,消费互联网已逐渐进入拐点,5G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带来产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未来金融科技的核心基础是产业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结合——产业互联网金融,其五个构成环节包括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银行或保险等金融机构。
来自银保监会公开数据显佐证了这一观点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加大对技术转型的投入——2019年,主要银行机构的信息科技总投入超过1730亿元,同比增长22.8%;主要保险机构信息科技直接投入330多亿元,同比增长16.9%。
进入2020年,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动作频现。
先是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农银金科”)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至此,五大行全部配齐金融科技子公司;紧接着,建设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宣布增资扩股,拟引入不超过5个投资方,此被解读为金融科技子公司试水市场化发展的一大举措。
就连央行也亲自下场,近日由央行征信中心、央行清算总中心以及央行全资控股的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共5家央行系公司出资建立成方金融科技公司,注册资本金达20.078亿元。
除了成方金科,还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金融科技相关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数字货币系统建设与运维等。其中,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其他机构成立。
此外,今年6月1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央行会整合在沪科技机构的科技资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设数据中心等,支持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对于前沿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 占其IT总投入的67%以上;预计到2022年,金融机构整体IT资金投入将达到4043亿元,其中用于前沿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将达到2618亿元。
另外,在7月中旬,《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共50条行动措施,共85项细分任务。在此次计划中,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跃然纸上。
